明顯分化!發生了什麽?
炒股就看,權威,專業,及時,全麵,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!
3月7日,A股、港股均呈現低開高走再回落走勢,近期,資金流向也出現明顯分化,部分資金對半導體、恒生科技等板塊“獲利了結”。
今日,有私募大佬在最新月報中表示,AI大規模發展必須從算法上突破,單純堆算力無法突破能源供給這一物理瓶頸。因此,一味地追捧算力相關的海外龍頭公司可能會遇到麻煩。
國防ETF漲幅居前
3月7日,A股三大指數震蕩下跌。截至收盤,上證指數小幅收跌0.25%,深證成指下跌0.5%,創業板指下跌1.31%。
市場成交額較前一日略有縮量。小金屬、工程機械、軍工裝備等行業漲幅居前,多元金融、電池、房地產等行業跌幅居前,影視院線、證券、醫療服務等同步走弱。A股ETF方麵,國防ETF(512670)、軍工龍頭ETF(512710)漲幅超過2%,有色60ETF(159881)、工業有色ETF(560860)、礦業ETF(159690)等漲幅超過1%。

資金流向分化
港股方麵,今天恒生科技指數盤中大幅震蕩,但表現依舊強勢,收盤微弱下跌。南向資金淨流入超百億元。
資金流向出現分化,3月6日跨境ETF合計淨流出約1.58億元,跟蹤港股科技、互聯網相關的ETF表現分化,部分港股通ETF吸金的同時,多隻恒生互聯網相關ETF遭遇資金淨流出。

值得關注的是,今年以來,港股通互聯網ETF和恒生科技ETF的資金流向分化尤其明顯,截至3月6日,港股通互聯網ETF、港股通科技30ETF、港股創新藥ETF分別淨流入74.84億元、44.45億元、40.96億元,而恒生互聯網ETF、中概互聯網ETF、恒生ETF分別淨流出102.99億元、84.04億元、48.71億元。
以港股通互聯網ETF和恒生互聯網ETF為例,為何分化如此突出?
從產品類型來看,港股通互聯網ETF通過港股通交易機製投資的比例超過99%,而恒生互聯網ETF為QDII產品,二者在投資範圍、交易機製方麵均有差別。
更重要的是,成分股差別較大。港股通互聯網ETF從重倉股來看更加集中於互聯網公司,截至2024年年末,騰訊控股、阿裏巴巴、美團、小米集團占比均超過13%。而恒生互聯網ETF持倉更加分散,第一大重倉股為匯豐控股,騰訊控股、阿裏巴巴、美團占比分別為7.76%、7.35%、6.6%,前十大重倉股中還有保險、運營商、銀行股票等。
此外,兩隻基金的持有人結構也大不相同。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,港股通互聯網ETF持有人以機構為主,除聯接基金外,機構持倉占比達65.09%,而恒生互聯網ETF以個人投資者為主,機構持倉占比為33.6%。
從A股資金流向來看,3月6日市場大漲,但漲幅較高的科創50、芯片、券商等ETF反而遭遇小部分資金“獲利了結”,當日A股ETF合計資金淨流出逾21億元,近一周A股ETF資金淨流出逾88億元。

債券ETF方麵,截至3月5日,政金債券ETF(511520)總規模超404億元,3月以來日均成交金額超65億元,交投活躍。作為全市場唯一長久期政金債ETF,政金債券ETF(511520)的底層資產是有“準國債”之稱的政金債,目前持倉的債券平均久期為7.5年,以國開5、10、15年的債券組合為主要持倉,回撤和波動都較小。具體來看,最大回撤在1.5%左右,遠低於30年國債的4.5%,整體風險收益比更高,且政金債券ETF可T+0交易,適合作為債券市場波段交易、配置以及場內現金管理的工具。

ETF解盤
不應一味追捧
海外算力龍頭公司
3月7日,知名私募進化論資產創始人王一平發布最新月報稱,投資中容易遇到“精確性陷阱”,即耗費大量時間算細賬,而忽視了行業發展的大格局。以AI為例,如果想找到AI時代的下一個偉大公司,那麽應該分析誰掌握了行業的關鍵入口,誰能構建智能生態係統,或者誰能通過AI交互實現乘數效應等,而不僅僅是算估值和業績增速。
他認為,過去人們對AI的關注點大多落在算力上麵,但如果用常識去推演,像DeepSeek這樣通過算法優化去大幅節約算力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。所以,AI要大規模發展必須從算法上突破,單純堆算力無法突破能源供給這個物理瓶頸。從這一角度出發,一味地追捧算力相關的海外龍頭公司可能會遇到麻煩。
王一平認為,伴隨著DeepSeek的成本突破,民企和國企都在加大AI方麵的資本開支,也會拉動一定的投資需求。另外消費也有複蘇的跡象。整體來看,社會活力正在逐步回歸。投資方向上,看好AI時代的硬件入口和軟件入口公司。
留言0